① 聚砜(PSF)属线型热塑性聚合物,虽然有规整结构,但仍是无定型结构形态。在主链上有——SO2—链节。聚砜的黏度较大,对温度的依赖性要比对剪切速率大,这一点正与聚乙烯相反而与聚碳酸酯类相似。在注塑中,当剪切速率低时,聚砜的膨胀效应几乎与温度无关,但当剪切速率增加时,温度对其膨胀效应的影响却非常明显。
② 聚苯醚(PPO) 该树脂于1965年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投入工业化生产。从PPO的分子结构上看它有重复出现的苯环和醚键的对称结构,因此具有较高的耐热性能和冲击性能。PPO和其他许多热塑性塑料不同,熔体的流变性能接近于牛顿流体,黏度对剪切速率并没有明显的依赖性。用于注塑的还有性聚苯醚及氯化聚醚。
③ 聚苯硫醚(PPS) 是一种新型工程塑料,有优良的综合性能。使PPS与MOS2和Sb2O2共混可获得作轴颈与轴承的材料。PP原粉熔融后流动性很大,直接加工困难因此必须经过交联预处理。国外供注塑用的有粉料与粒料两种,如菲利浦公司的P-4型与R6型。PPS注塑与HDPE十分相似,所不同的是PPS要求成型温度高些,有343℃时,其流动性相当于HDPE的流动,其MI=3~4。
PPS粉末与其他掺混物或颜色在265~280℃下掺混,然后再升到低于熔点的温度340℃进行交联,把熔体指数(MI)调节到1~10,以便用于注塑。
(3)热塑性弹性体(TPE) 在常温下有似硫化橡胶的弹性,而在高温下又能注塑,有似热塑性塑料的性质,它兼有橡胶和塑料的两种性质。
常用热塑性弹性体有如下几种。
① 热弹性体(TPR) 具有较高的熔融黏度,即使在低剪切速率下也表现出非牛顿流体的性质,对剪切有很高的敏感性。注塑TPR时,成型周期较短,与加工常用热塑性塑料相似。TPR可代替天然或合成橡胶、PE、PVC及PU,改善热稳定性及低温挠曲性,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业等部门。
② 苯乙烯类热弹性体 苯乙烯类热弹性体多为三元嵌段聚合物,即两个以上不同组成的高分子链段尾与尾结合而成的聚合物,可以是均聚物或共聚物,可以制成多种嵌段聚合物,如聚丁二烯、聚苯乙烯、聚异戊二烯或它们的共聚物;可以是均聚物的不同异构体;也可以是排列成各种不同序列的二元嵌段、三嵌段或多嵌段;可以全部是弹性链段或者和软弹性链接合在一起的聚合物。
③ 聚酯热弹性体
聚酯热弹性体是通过酯交换反应制成的。原料是对苯二甲酸二甲酯、聚四亚甲基乙二醇醚(分子量60-3000),得到含有结晶的对苯二甲酸二丁酯硬链段和无定型的对苯二甲酸聚亚烷基醚软链段。结晶相起化学交联作用,受热可逆;而无定型相则赋予聚合物以弹性。调节两相比例可改变热弹性硬度、模量、熔点、耐化学腐蚀性和气密性等性能。聚酯热弹性体注塑时,热稳定性好,并有较低的熔融黏度,成型的温度范围也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