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塑行业很大,做不同产品的技术特点各不相同,但大体上都离不开五要素:压力,速度,位置,时间,温度,只是重点不同。所以五湖四海的同行们才会产生共鸣。5 d& K* c- v3 ]" B* ]
/ V2 b" x6 u! }- _. p
幸福的人生都一样,不幸的人生各自不同。我就来说说,在这个行业里的酸甜苦辣,还有不断的学习成长,和大家一起分享。本人在微注塑上面发表过十篇以上的文章,有兴趣的可以找找看。
9 G/ L4 a1 r' V+ p# Y. _8 z
3 L( Q4 r4 J. j干这一行的门槛低,(这里说是注塑现场,不是有关的关联部门),大多数都是高中或者中职以下学历的人,大学毕业的,都是凤毛麟角,有那么几个因为怀才不遇来到了注塑行业,但大多数都是做的不长。因为这个行业跟他的理想是完全不匹配的。干这行的都知道,我们的环境都是脏乱差,环境差,噪音大,满身油污又累,干活稍微慢一点,领导都在耳边猛催,快…快…虽然说现在有些厂房可能有空调,但是绝大多数的厂房都是一台大风扇嗡嗡的响,热风循环。
$ `/ t% e2 l* X l' }, @
$ b& O! z7 f# l) ^9 p因为门槛低,从业的大多数实力都不高,所以在这样环境下很难成功的,或者总是干技术的活,做到管理者的很少,最多也是车间主管。像前段时间写了篇文章的前辈,通过不停的跳槽,做到很高的职位。像这种人是很少的,我想他的技术实力一定有的,然后他的口才应该也不错,要不然管理者是做不到的,因为管理最重要的就是口才,是沟通。
, K# | F7 v" {+ V2 E, Z$ B$ O2 D# m" M/ L
有做到了部门经理的,虽然说技术理论他可能会懂一点点,但是绝大多数都是一些皮毛,都是管理口才,做到车间主管的人不可能到工作一线去干技术,所以他做到了主管级别的,他的技术永远也比不上一线工作的技术员、领班。现场的技术条件是结合模具、机台的,不了解机台和模具,是不能迅速找到解决的方法的。所以各位的领导下来指导工作,是大可不用咻他的,因为他不熟现场。
. F: G" n! t6 {6 N' Q( X0 v; r( X
- H v+ r! s: e/ }9 y在注塑这个行业,如果没有从最基本的上下模、加料、粉碎或者是修机开始,经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跳槽,从加料员到上下模,到技术员,到领班,到主管,每一次的提升都是跳槽来的最快。5 l! s+ K( K* T) ?+ X/ o
; k# _& V& |( o# c
这个过程中,当你在做加料员的时候,你就要想着我要去做上下模,有时间就要跟着上下模,看他们怎么干?学习他们的技术。当你是上下模的时候,就要去想着我要当技术员员,在工作之余学习技术员的工作,投资他们。因为干这行的,特别是技术人员、上下模,个个都非常懒,因为工作都是累成狗了,个个都会偷懒。所以上下模都是有很多机会去干技术员的活,处理一些简单的技术问题。有的技术员累的不想动,就在旁边看着上下模的在处理。, G- N5 ~4 z5 W. d
i# ?/ B4 A2 s$ H0 f4 r做上下模的时候,只要勤快,肯学习,一年半载一些基本的技术就可以学到家,然后这个时候就可以跳槽了。因为如果不跳槽,在同一家公司,是很难得到提升的。每个公司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除非那个技术员走了,这种机会是要等待的,除非这公司的福利特别好。要不然觉得学的差不多了,能单独处理一些技术员处理的问题,你就可以跳槽了,到别的公司找技术员的工作。0 ?7 q5 r% E/ y8 x3 M
6 `7 @7 p# A% {
) R9 d$ x' O, |* K6 |6 g大多数公司对技术人员的要求不会太高,只要一些最基本的一些处理的技巧就可以了。技术员也是这样,技术员的时候,就要想着要做主管,当你这样想的话,你就会想着怎么样去管理员工。当你觉得自己的技术好了,然后有口才,管理也学到一点,那么你也可以去找主管的职位。能在同一家公司,从上下模做到主管,真的是万里挑一。所以跳槽是提升自己和充实自己荷包最快捷的方式。; q4 ]4 U+ ]) Z) B3 I1 R, h
- Q, }5 _ q/ M( e9 l8 X0 X我做注塑快20年了,我不停跳槽的时候,就是我不断成长的阶段,在我的技术慢慢的积累到了一定的阶段后,工作就稳定下来,现在在这个公司一干就是十年。在这十年中,慢慢领悟到,这个行业不但要有技术,还要有理论。技术,理论和经验结合在一起,你才是一个让人敬佩的技术员、工程师。6 B) i) v" T0 O
9 _5 Y1 R. [2 M, r在这里建议大家,如果想要提升自己,要多看书,找一些有理论知识的书来看,不是市面上那种教你怎么调机的书,只教你调机的只是调机技巧,并不是理论。理论包括不仅仅是材料分子学,还有流体力学,注塑各方面都会涉及到的。有这方面的知识,你才会明白材料在料筒里,还有模具里面是怎么的流动的,他们受到的影响会有什么变化?1 i* ~, i4 B f& a0 k
/ B; |" Q7 j N; \, [; C
理论对我们调机是有非常大的帮助,要不然你只知道那些调机技巧,你只知道这样干,但不知为什么这样干,所以进步不大,不能把成型条件五要素融会贯通。也许我们有的大师傅调机经验非常多,但如果让他说出来,为什么这样调?从根本的原理上可能就说不通了。成型的过程就是一个物理过程,这其中有很多我们初中的学过的物理定理,比如能量守恒定律;比如物体,从固体到液体,再到固体温度的加热,放热;比如材料结晶非结晶的物理过程;在成型过程中,这些都是息息相关的。
( N1 r0 P8 g2 p9 g
& {; q# @6 R8 K因为这个行业的门槛很低,所以干这行的人能够做到管理者的都是很少数,绝大多数都是一辈子都是干技术员的活。也是因为门槛低,所以行业内的人员的素质也是参差不齐,再加上环境的影响,整体给别人的印象就是干注塑的都是没素质的,这个行业的特点这决定了我们的环境是非常差的,你看看其他行业,在工厂里面都是环境很好的,无尘车间这些什么的。虽然这样,但我们还是有很多技术人员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也做到主管、车间经理、部长。) d' [6 _- ^4 y9 G4 a
6 l" |6 w/ I$ E) F, H因为这个行业就是一个印钱的行业,只要你有资金,有订单,自己开厂,有一个技术了得的人帮忙管理,只要自己不作死,都会当上大老板,飞黄腾达。大家都听说过,李嘉诚也是做塑胶花出来的,就是我们这个行业嘛。因为这就是在印钱。
3 _! @) [. q& {2 o# l
/ Q2 K, K: d5 \: H' J% k工作要有三心:细心,耐心,爱心,不热爱这份工作,没兴趣,怎么能会用心研究技术?没有细心,发现不了细节。每次出问题,都是细节没做好,比如忘接运水,忘开运水。没有细心,也观察不到机台和模具的细微变化,就把握不到调机的方向。没有耐心,就等不到成功时刻。很多时候,调机就是锻炼你的耐心,只有有足够的耐心,足够长的时间,调机的灵感才会突然而出。和日本人打过交道的都会有这样的印象,他们处理问题时,都是可以不吃不喝的。1 g) b! s. t) O* J
6 _! _" j- y% g8 ]2 X
如何提升自己?要有沉淀。就是要多做笔记,写心得,无论成功与失败,记录下来,慢慢自己就会融会贯通,很多以前想不明白的就会明白,比如压力和速度的关系,温度的影响等等。技术是经验和理论的积累,只有两者结合,才能在车间为所欲为!4 e1 `, ~ j8 Q& ?, i; S
" a+ W/ |* @4 c# u
@$ j, O: ^& T, V( ~) a: Y3 Z1 ]9 d" x" J
7 T$ ]; G: o+ l4 w# `6 T2 B7 k P1 e) G' P+ v+ O' o9 ]
5 t" k! r8 ~& D! f- Y1 A& F
% A8 e; _( O$ D- K3 N3 w5 h3 d
! f0 I4 u& s$ w* l- w; x+ \! l4 E; i2 T W# ?7 c7 L
: ^1 y0 h. {+ e2 |7 N; P- ^/ l! D' F( g) n9 K( l5 ~
欢迎加入“注塑人生群”作讨论0 n/ e; |; t$ n) V$ h
长按识别二维码,发送“人生群”& U0 _2 r1 k0 C. c( @
' L3 a7 r A1 ?" r' w! l+ D+ u6 I4 O- e3 c m: t* R) \& |
?/ x9 L, z6 Q; j! a6 g1 d# {) _! x- z3 Q8 F: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