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微注塑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88|回复: 4

【原创】三件套磨损弄明白

[复制链接]

290

主题

291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贡献值
6070
精华
0
微币
0
发表于 2020-1-6 23: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信图片_20200106230257.jpg


以下内容是根据个人经验而写,每个人的经验和知识都会有缺失,也都有各自的见解。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本身不良的发生就是不同的因素综合得来的,比如料花,可能是材料干燥的问题,也可能是背压低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停机干燥或背压增加都有可能解决,如何做,有赖于我们所处的环境和我们自身的经验。

为什么机台生产一直是很稳定的,近段时间需要频繁调机,且很多模具生产都是这样?

三件套磨损就是温水煮青蛙式,让人在不知不觉中适应三件套的变化,直到有一天发现生产不了,才想起三件套可能磨损了,到了这个时候,基本上是该机台所有的模具生产都出现问题。

三件套磨损的主要不良是缺胶和尺寸变化,为什么?

第一:我们要了解三件套磨损会产生什么样变化。

三件套除了磨损,还会有断裂,这种是突变,很好判断。磨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对机台不了解,对产品的品质履历不清楚,是无法发现的。

磨损发生的原因一般是生产材料造成的,为什么有的机台几年都不会有磨损,而有的机台几个月就不行了?就是材料的问题。材料主要是加玻纤材料,玻纤的比例越高,三件套的磨损越快,同时对螺杆的磨损也是同步的,当发现三件套磨损的时候,螺杆的螺牙特别是下料段的螺牙很多都会削平,因为下料段和三件套所处的位置不同,所受的压力、温度、速度不同,下料段的磨损相对慢一点。

当发现溶胶时间相比几个月前越来越长,90%以上是螺杆磨损了。螺牙磨损可以在下料口松退螺杆查看,而三件套需要拆螺杆才能检查,这也是三件套发现磨损比较困难的原因之一。

三件套磨损分两部分:一是过胶圈磨损,分外径和内径磨损;二是火箭头(过胶头)磨损。

过胶圈外径磨损会造成三件套和料筒内壁的间隙变大,最直接的影响是在注射时,材料回流(逆流),造成材料进入到模具减少,根据磨损的程度、材料的流动性、注射时的速度、压力,有不同的表现,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模具一起发生异常,有先后的。

过胶圈内径磨损使过胶圈前移,和过胶头磨损一起,减少计量体积。过胶头磨损,主要是和过胶圈接触的十字架,过胶圈相对应的内径也是磨损,两者磨损后,十字架位置变短,过胶圈就会向过胶头前端位移。过胶头十字架的位置的容积是计算在计量内的,过胶圈前移,计量段就会减少容积,射胶量相应减少。


微信图片_20200106230338.jpg


第二:一般我们设定条件时,注射转换保压时,使用的是位置切换,机台只会根据螺杆的位置进行切换,不会感应到其它的因素改变它的行程,比如压力。

材料进入模具减少,相当于提前切换保压,注射压力会下降,特别是注射切换保压时的压力。因为压力会受到材料流动性的影响,同时磨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压力的下降并不会引起大多数人的注意,压力的参考意义不大,只是在确认是三件套磨损时才发现压力比几个月前小了。

材料进入模具减少,如果是保压压力小的条件,由于保压压力不足于推动材料流动以补充减少了的材料,同时教科书也教导我们切换保压时要在完成填充的95%-98%进行,磨损后就会放大到90%-95%切换,以上两者结合,产品就会缺胶。

有的条件可能要对应缩水和尺寸,会有过饱和填充和保压压力很大,材料进入模具减少,不会产生缺胶,但由于整体的材料减少,会影响到缩水和尺寸。同时材料的逆流是不稳定、不可控的,产品的品质也是不稳定的。

我们如何判断三件套磨损并做好预防?三件套属于消耗品,但是很多公司并没有建立库存。到三件套真正用不了的时候,发现没有可换的备品。这时机台停机造成的后果,可能没有人能承担得起。

建议对策:

1.建立条件的履历。当有条件变动时,有记录才能对比出来是哪里出来了问题,如果条件的更改一直是加胶和加保压压力,且该机台的产品都是同一趋势,就要怀疑三件套的问题了。

2.说服领导,建立三件套的在库备品,应急突发情况。

3.条件调整以增加胶量的方向为基准。








欢迎加入“注塑设备群”作讨论
长按识别二维码,发送“设备群”


微信图片_2020010121052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微注塑网站 ( 苏ICP备15000132号 )

GMT+8, 2024-3-29 21:43 , Processed in 0.06966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